污水處理工藝中的生物處理法是什么樣的
污水處理工藝中的生物處理法是什么樣的
生物處理法是利用自然環境中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 氧化分解溶解于污 水中或肢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和某些無機毒物(如氟化物、硫化物), 并將其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無機物, 從而使廢水得以凈化的方法。此法具有投資少、效果好、運行費用低等優點, 在城市廢水和工業廢水的處理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污水生物處理時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對污水中的污染物質進行分解和轉化。微生物代謝由分解代謝(異化)和合成代謝(同化)兩個過程組成,是物質在微生物細胞內發生一系列復雜生化反應的總稱。
現代生物處理法根據微生物在生化反應中是否需要氧氣, 分為好氧生物處 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類。
一、好氧生物處理法
在有氧的條件下, 依賴好氧菌和兼氧菌的生化作用完成廢水處理的工藝稱為好氧生物處理法。該法需要有氧的供應。根據好氧微生物在處理系統中所呈現的狀態, 可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1.1、活性污泥法是目前使用廣泛的一種生物處理法。該方法是向曝氣池中富含有機污染物并有細菌的廢水中不斷地通人空氣(曝氣), 在一定的時間后就會出現懸浮態絮狀的泥粒, 這實際上是由好氧菌(及兼性好氧菌)所吸附的有機物和好氧菌代謝活動的產物所組成的聚集體, 具有很強的分解有機物的能力,稱之為 “活性污泥”。
1.2、生物膜法是使污水連續流經固體填料(碎石、煤渣或塑料填料),微生物在填料上大量繁殖,形成污泥狀的膠膜稱為生物膜, 利用生物膜處理污水的方法,稱為生物膜法。生物膜主要由大量的菌膠團、真菌、藻類和原生動物組成。
二、厭氧生物處理法
在無氧的條件下, 利用厭氧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污水中的有機物, 使污水凈化的方法稱為厭氧生物處理法。近年來, 世界性的能源緊張, 使污水處理向節能和實現能源化的方向發展, 從而促進了厭氧微生物處理方法的發展。
一大批新型厭氧生物反應器相繼出現, 包括厭氧生物濾池、 升流式厭氧污泥床、 厭氧硫化床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反應器中生物團體濃度很高, 市泥齡很長, 因此處理能力大大提高, 從而使厭氧生物處理法所具有的能耗小、可以回收能源、 剩余的污泥量少、 生成的污泥穩定而易處理、 對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效率高等優點得到充分體現。厭氧生物處理法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污水處理的主要方法之一。
上一條:詳解UASB 污水處理設備的反應原理及構造 | 下一條:污水中微生物生長需要的環境條件 |